武夷岩茶品鉴网

俞莹解读:美的定义与形质色纹的关系

10-14

俞莹解读:美的定义与形质色纹的关系

说起当代赏石的审美特点,有人往往会引用形质色纹(主要针对造型石)之说,还有人把它与古典(代)赏石的瘦皱漏透特点相对应区别。其实不然。因为所谓的瘦皱漏透,是针对造型、结构而论的,有明确指向,而形质色纹只是鉴评的几个自然要素,并没有明确其审美指向。

灵璧石“岫云”,符合古典赏石瘦皱漏透的典型特征(枕石斋藏)

2007年9月14日,国土资源部颁发的《观赏石鉴评标准》,对此(形质色纹等)作了具体阐述;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观赏石鉴评》,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对于造型石的自然要素鉴评要点(权重)是这样要求的——形态(30%):石体完整,造型或奇特优美、或端庄典雅;形象或逼真、或虚幻;2.质地(10%):石体致密、细腻,石肤好,差异风化强;3.色泽(10%):总体柔顺协调,石体不同部位的颜色、色调反差适度;4.纹理(10%):纹理自然流畅、曲折变化与整体造型相匹配。

彩陶石“怀念”(枕石斋藏)

卷纹石“无相”(枕石斋藏)

摩尔石“赞”(黄云波藏)

当然,由于石种的多样性,不同石种的自然要素权重会有很大差异,切不可机械地套用。事实上,如果完全按照这个标准,可能找不到自然要素十全十美的石头——有的话,很可能是一块人工优化过的石头。其实,可供玩赏的石头,有时候往往一两个自然要素出挑就足矣,大可不必面面俱到。这与各个石种(石头)的观赏特点有关,也就是说,其权重的顺序、比重会因石而异——这是统一的鉴评标准很难兼顾到的,这也是观赏石自古以来称作奇石(观赏石之名是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其实日本在60年代就有此说)的不凡之处。比如,彩陶石以色为先,卷纹石以纹为先,摩尔石以形为先,等等。尤其是,像摩尔石等不少没有纹的造型石,参加鉴评明显吃亏。

那么,会有人提出疑问,观赏石的形质色纹的要素评鉴是如何来的?为何要有纹字?比如,东邻日本对于水石的自然要素评鉴就是形质色,并没有纹一项。

日本那智黑石“蓬莱仙山”(杜海鸥藏)

形质色纹要素的评鉴,原来最早是出自图纹石——雨花石。早在民国年间,寓居天津的著名雨花石收藏家张轮远在总结雨花石(灵岩石)的评鉴标准时,以“形、质、色、文(通纹)之客观上美好特点,为研究灵岩石之权舆”。其中“质为本体,当属最要”(《万石斋灵岩石谱》)。即所谓的形质色纹评鉴要素。当代赏石移用此鉴评要素,则源自广西天峨石的发现和收藏。

色彩斑斓、纹理奇特的的雨花石(征争藏)

雨花石“宝岛”(枕石斋)

天峨石“板桥遗韵”(枕石斋藏)

天峨石“群山万壑”(枕石斋藏)

现代国画大师陆俨少在欣赏三峡石

记得1991年9-10月,柳州园林科研所曾经在上海豫园举办过一个“柳州奇石展”,笔者曾经去观摩过,印象之中多为天峨石类的中小型图纹卵石,有的凹纹,有的凸纹,当时称为红水河图纹石。这些图纹石因为个头较(雨花石)大,有一定的水洗度,所以都以供石形式置座供设,对于当时流行的雨花石(包括三峡石)小品卵石多以注水以赏的习惯来说是一种颠覆。当时寓居上海的著名建筑和园林学家陈从周对此有高度评价:“柳州之石顽中寓秀,小中见大,云影华枝,仿佛画本……堪称宜人敦品”,其“变化之多,色泽之润,把玩生趣,发人遐思”。

1999年11月首届柳州奇石节盛况空前

灵璧纹石名品“米芾拜石”(栾永军藏)

形质色纹评鉴要素,由此被借鉴成了天峨石的评判要素,后来也成为以红水河水冲石(天峨石以后有彩陶石、来宾水冲石、大化石等主打石种)为代表的当代赏石的评判要素。1994年11月在柳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赏石展”上,评委会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石玩作品,必须做到‘形、色、质、纹、座、名’六者互相协调统一”的评判原则,得到了赏石界的认同。在柳州箭盘山奇石园还有这么一副对联:“奇石贵天然,虚实肥瘦皆无价;精品在人为,形色纹质自有情。”形、质、色、纹之排列顺序也有讲究,这与观赏石品种自然特征的不同有关,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沿袭了张轮远的形、质、色、纹排序。而彩陶石作为继天峨石之后的红水河水冲石又一代表性石种,其赏玩重点在于形与色,这也影响了以后主打石种的发掘和取向。

当代赏石勃兴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有三条线索:一是原来古代赏石中较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的石头,如大理石、雨花石(张轮远等近代赏石家的“主打石种”)收藏得到延续并发扬广大;二是盆景界在制作山石盆景的过程中发现了赏石的魅力;三是受到日本以及台湾地区水石、雅石文化(日本水石在60年代是鼎盛期,台湾地区雅石盛行于70年代)的影响。而其中,雨花石可以说是经历古代(宋代)、近代、现代、当代收藏流传有绪几无中断的极少数观赏石石种之一(民国年间赵汝珍所著的《古玩指南》一书,介绍在当时北京可得见之名石只有五种:大理石、太湖石、英石、雨花石、孔雀石),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成名”的观赏石,在当代观赏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一页。

新疆泥石组合“文玩”(枕石斋藏)

贵州龟纹石“轮回”(枕石斋藏)

柳江棋盘石(大旺藏)

由此可见,当代赏石的形质色纹评鉴要素,源自雨花石(天峨石),所谓纹字,正是体现了图纹石——而非造型石——的特点,并非是造型石的必备要素,在观赏石鉴评中其权重的设置(10%)有点机械(在图纹石自然要素评鉴权重之中,形态15%,质地10%,色泽10%,纹理25%)。不过,时至今日,造型石中以纹理奇特取胜的石种和石头也被特别关注起来,诸如灵璧纹石、来宾卷纹石、新疆泥石等为代表的山石、水冲石、风砺石,尤其吸引眼球,身价倍增,甚至有的造型石种以纹理、结构特点来命名,包括龟纹石、棋盘石、结构石、铁钉石等等,有的石头评价以纹为先,这不能不说是对于以形赏为主的造型石审美的一种观念颠覆。

广西结构石“鸟巢”(枕石斋藏)

概而括之,如果说古典(代)赏石以瘦皱漏透为审美取向的话,那么当代赏石似乎还没有找到类似具有高度概括的标志性的“符号”,需要我们取精用弘,不断探索。这可能也是当代赏石走进主流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个关键所在。

本文作者:俞莹

《石界》特约撰稿人

董其昌简介及作品介绍

国画荷花图片大全 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