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公众号专栏文章信息包罗万象,大家各取所需,大多能找到自己心仪的专题内容。有时候感觉它比“度娘”更专业,更小众,更定制。最近看到一则“八大山人笔下的禽鸟鱼石”,其中收录了一幅《枯木来禽图》,上面有已故著名美籍华人收藏鉴赏家王己千的题款“八大山人早年真迹”,描绘了两只八哥栖息于枯枝上,其中一只作梳羽打盹状的八哥,一下子触动了我的神经——没错,就是这一只了。
八大山人《枯木来禽图》
八大山人《枯木来禽图》局部
上海得云轩第六届小品暨组合石邀请展
大湾石“八大笔韵”(黄伟光)
大湾石“反哺”(大旺藏)
记得2014年6月上海得云轩第六届小品暨组合石邀请展,柳州大湾石赏玩协会首次组团参展,参展的两方大湾画面石十分吸引眼球,一方是八哥画面的“八大笔韵”,作打盹状,八大山人画意;一方是喜鹊画面的“反哺”,作信步状,徐悲鸿画意。两者尺寸虽然都不到10公分,但画意极佳,主体突出,神韵俱在,演示到位,可谓各有千秋。依我所见,画面石要达到如此神似名家作品也是醉了,这在其他石种也颇不多见。当时评奖时,大家也没有忌讳两者题材类似、石种相同,都给了金奖。记得我在微信发帖后,点赞者过百,回帖就有40多个,大家称赞两者都是天工造物、经典之作,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为此我还仿“诗经体”胡诌了几句:“喜鹊八哥,天生良偶。灵物善变,豪放含羞。平分秋色,环肥燕瘦。好事成双,友声相投。”
时过境迁,许多石友对于那只八大山人笔下八哥画意的大湾石却记忆犹新,我也一直在留意八大山人的画中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八哥。果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大凡每个石种,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石种的个性和特点。如果说,有一个石种兼而有之其他几个石种——而且都是主打石种——的特点,无疑,那只有大湾石了。
广西来宾大湾乡大湾石产地一景1(大旺摄)
广西来宾大湾乡大湾石产地一景2(大旺摄)
广西来宾大湾乡大湾石产地一景3(大旺摄)
近年来成立的柳州大湾石赏玩协会会长陈新发,对于大湾石的赏玩品鉴具有独到见解,他评价大湾石是“石中的舍利子”。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广西红水河流域陆续开发了十数种观赏石品种,著名有天峨石、彩陶石、来宾石(其中又包括卷纹石、石胆石、黑珍珠等名品)、大化石、摩尔石、梨皮石、都安石等等,几乎每一种都是响当当的市场主打石种,这些石种在大湾石中都有赋存,还包括蜡石、水玉、玛瑙、化石等异类石种。可以说,大湾石吸纳了红水河上中下游几乎所有优秀石种,所以又有大湾彩陶石、大湾卷纹石、大湾石胆石等说法(有时候大湾石与小品大化石很难区别,也是这个原因),当然这与大湾石产地(来宾市大湾乡)地处红水河下游而且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只是经过了红水河水流的长途搬运,千淘万漉,去粗取精,这些石头体量明显变小,大者不过一尺,小者仅不到一公分,大多在10公分上下。大湾石,可以说是红水河优秀水冲石的“小品版”和“浓缩版”。
大湾来宾石“涤心而仙”(陈新发藏)
大湾石“白杨礼赞”(赖显颐)
大湾石“春秋灵韵”(王国华藏)
大湾石“清凉世界”(陈义夫藏)
大湾石“止水”(韦剑藏)
大湾石”宋元画意“
说到小品石,这些年可谓风头正健,特别是小品组合石成为了赏石艺术化表达的重要途径。其中,内蒙戈壁石(新疆风凌石)抢足了镜头。所谓“南有大湾,北有戈壁”,大湾石的风头似乎抢不过戈壁石,玩赏者数量明显要少很多,各大展会中小品组合石掠金夺银的大多是内蒙戈壁石和新疆风凌石。其实,南船北马,各有特点,从小品石体量来说,大湾石普遍比戈壁石稍大一些,但缺在难以表现主题对象的一些细节——尤其是造型石表现力稍弱,好比是戈壁石更多是以“工笔画”形式来细腻地表现对象的细节,而大湾石大多只能以“写意画”的形式来表现对象,这也是风砺石与水冲石的最大区别。当然,并不是说,工笔画就比写意画更高级了,只是从形成难度来说,大家似乎更乐意接受“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但是,大湾石中图纹石的表现力和典型性,却要远远胜过戈壁石,举凡山水、花鸟、人物,其精品迭出,与国画名家之作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其典型纹样如哥窑纹、草花纹等,令人过目不忘。这也是其他图纹石所力有不逮之处。
大湾石、戈壁玛瑙组合”米芾拜石“
大湾石组合“禅定”
大湾石组合“高尔夫”,球为珊瑚化石
大湾石组合“文房四宝“
大湾石组合“文房之宝“
大湾石中的最小品“红点石”,最小不到一公分
如果说,图纹石是大湾石的核心价值所在的话,其实,大湾石中的造型石也具有独特价值。广西赏石名家张卫曾经总结出玩石有“三气”:宝气、古气、清气。大湾石可谓多元多样,三气兼备,而且多了一个文气。所谓文气,就是文雅脱俗,静而不躁,华而不艳,这与文玩有相通之处。文玩大多也是以小品物件为主,盈手能握,把玩生趣,小中见大,小器大样。大湾石虽然石表褪尽了宝气,石肌褪却了棱角,但形态变化还是神秘莫测,大多水洗度较好,皮壳老到,古朴内敛,容易盘出包浆(尤其是油卵石),颇有文玩之气息,有的玉化程度极高,可做雕件把玩,色彩包括黄色、黑色、绿色、杂色等系列,纹理包括平面、浮雕,清晰分明可辨度高,而且许多状形像物与文房器玩颇为相似,容易和文玩混搭组合展示,尤其是佛道人物类造型颇为生动。类似的石种并不多见,似乎只有南宁的邕江石勉强可以望其项背——很多人搞不清邕江石与大湾石的区别,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本文作者:俞莹
《石界》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