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退休工人韩凤颖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竹雕,开始了竹刻创作,他自学成才,经过45年的苦练,练就了一手绝活——竹刻,成为南京市栖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竹雕传承人”。一截普通的竹子在他手中,转眼间便能变成笔筒、花瓶、挂件、屏风,并且上面还有镂空雕刻出的大佛、山水、楼阁、人物等,个个栩栩如生。
韩凤颖在创作
在韩凤颖的200多件竹刻作品中,有三件作品《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和《水浒一百零八人物》不仅堪称上乘之作、镇宅之宝,而且闪烁着他作为民间竹刻艺人执着和智慧的光芒。
《清明上河图》是他最得意的一幅作品。为了雕刻《清明上河图》,光是对竹材处理就花了3年时间。竹雕对竹子的要求很高,所选用的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的竹子,竹子要6年生,背阴生长,冬天采割,这样的毛竹淀粉、糖分含量低,不易生蛀虫。选用的毛竹要有竹节,表面有蜡。竹子从安吉运来后,还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为了做竹雕,他借阅了不少竹子生长方面的书籍,因此认识了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的老师,“这位老师给了我不少指点,一些防蛀处理方法就是他告诉我的。”他深怀感激之情,不忘曾经帮助和指导过他的老师。他选用表面没有开裂、虫蛀的毛竹,毛竹要大而粗,先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化学药水浸泡,最后用砂纸打磨竹节,这样可以确保作品雕刻完成后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
韩凤颖参考的是台湾版《清明上河图》,对照着打印出来的《清明上河图》图片,他描摹了一年多,才将绘画中的成百上千的人物、房屋与树木等一一画在竹子上。浅刻完成之后,接下来要精雕细琢,一笔一笔刻出每一座桥、每一艘船以及每一个人物的神态。这是一项长工细活,而在打磨镂空的作品时,更是竹刻的一道难关,最能锻炼刻竹人的耐心、修养与功底。这时,他往往将砂纸撕成小条,将小条穿进空隙处,左右摆动着,每一处都不能忽略遗漏。这幅《清明上河图》竹刻作品,他花了6年的时间,才算刻完。
说起那段艰辛劳作的日子,他至今仍记忆犹新。每当拿起刻刀,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锋锐的刀尖刺进竹子,然后一挑一抹,一块竹屑就掉了下来,再轻轻一吹,一条细小的松枝就刻成了。那几年,他每天5点半起床后,就趴在桌子上,用一块已经没有棱角的木块固定好竹子后,用各种规格、大小不一的雕刀雕刻,一遍又一遍雕刻着,他总是圆睁着双眼,遇到看不清楚的细微处,还要用上放大镜。竹子是有纤维纹理的,如果摸不清就会出错误,一旦雕错,整个竹子都毁了。他孜孜以求,徜徉于竹雕艺术海洋中,每晚捉刀雕刻至深夜。有时感觉“手顺”了,就不动窝地连续干上十几个小时。韩凤颖说,这时就连蚊子叮在手上,他也不敢用手去拍,生怕灵感消失。对于传统竹雕工艺,他处处留心,如琢如磨,并使其在自己的手中获得新意。
《清明上河图》整幅作品中,他一共刻有人物 2854 人,动物 207 只,船 32 艘,房屋526间,车 42辆,轿子27顶,桥梁21 座,树木1117棵,整个竹雕拼起来长7.2米。这幅作品不仅造型新颖、小巧精致、玲珑剔透,而且古朴有味、意境深远,使中国的传统竹雕平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韩凤颖醉心于竹雕艺术,与一般只注重实践的民间艺人不同的是,他十分注重理论的学习积累与探索创新。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创新。就在这继承和创新的数十年里,他摸索出竹雕的防蛀、防裂等工艺,先后在南林大主办的《竹类研究》、中国竹协江苏分会主办的《竹协论文》等刊物上,发表了《竹雕技术》《浅谈竹雕技艺》《竹材组织分解防裂法》等论文。
曾有人想花100万元买走这幅竹雕《清明上河图》,被他断然拒绝了。为此,他没少被家人数落“傻”“竹痴”“一根筋”,而韩凤颖总是梗起脖子反驳,他说:“我只是爱好,所以雕刻,每一件作品都带着透亮的灵气,要忍痛割爱这一刀一刀刻了来的作品,我在情感上无法接受!”
(江苏工人报 郁春红)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