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岷江水,从遥远的雪山峡谷奔来,一路风尘仆仆,演绎着摧枯拉朽的凌厉气势。在这样奔放的岷江面前,聆听着排山倒海似的波涛声,注视着那乱石穿空的豪放劲儿,你会对自然的力量产生一种莫名的膜拜。安澜索桥很高,桥索由麻绳、铁链和竹篾编成,桥身由木板铺就。走上去,晃晃悠悠,桥身随着一些人的步履猛烈摆动,越裹足不前,摆动似乎越大,内心越加恐惧。我根本不敢看下面的江水,那卷起千堆雪的波涛,让我倍感惶恐,惊叹。我总担心,那颠簸的索桥一不稳当,便会瞬间把我抛入江中。因此每次渡江,我都只能手扶着右手边的桥索,战战兢兢地迈过去。
都江堰是秦代建造的水利枢纽,水利设施自然是这里的主角。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李冰为蜀郡守。他到蜀郡后,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灾情: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附近,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常造成东旱西涝。李冰到任不久,便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州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李冰在修完都江堰后,在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后病逝与此,葬于洛水镇旁边的章山之上。在洛水旁边的高景关和洛水之间的地段关口两侧后人修建有大王庙、二王庙纪念李冰父子。李冰为蜀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1974年,在都江堰枢纽工程中,发现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题记:“故蜀郡李府郡讳冰”。这说明早在1800年前,李冰的业绩已为人民所传颂。
竹笼和杩槎,这就是都江堰的特色。竹笼以当地产的慈竹、白甲竹编织而成,内装卵石,用以护岸,做堰。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时,就采用了笼石之法,工程简易,费省效宏,至今仍在防洪建筑中广泛使用。杩槎也称“闭水三脚”,常用于截流,防洪,调剂水量,围堤抢险等。用原木作成三脚架,架间用檐梁连接,再向水面插签子,置竹芭,加培粘土即成。使用灵活,拆卸方便,杩槎属于功效极高的治水设施之一。
竹笼和杩槎,都是李冰治水经验的总结,在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放水节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竹笼和杩槎的现场运用。古时,每到冬季,人们使用竹笼杩槎筑成临时围堰,使岷江水或入内江,或入外江,然后分别淘修河床,加固河堤,这就是岁修。到了清明时节岁修结束,便举行既隆重又热烈的仪式,然后拆除杩槎,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灌溉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后来,放水仪式演化为都江堰人民广泛参与的祭祀李冰父子,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放水节也是一年春耕开始的代表。
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竹笼杩槎这一工具修堤导水,排除水灾隐患;今天,岷江边的人们依然在利用这一原理护岸清堤。制作竹笼杩槎,先从做竹笼开始,而要做竹笼,当然要先有竹子。慈竹,是制作竹笼的主要材料,而选择合适的竹子也是有技巧的。制作竹笼杩槎,一般要选用生长三年左右的慈竹,时间短于三年的竹子太幼嫩,强韧性不足,太老的也不适宜。慈竹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它们的高度通常在5-10米,越长的竹子越适合制作竹笼。竹笼杩槎的竹笼可大可小,全部是人们手工编制而成。要编竹笼,首先要把整根竹子做成竹条。先将整竹从中间砍成两段,然后对称地从中劈开,把竹子劈成宽度均匀的竹条,然后将竹节的部分敲打平整,使竹条能够任意弯曲,这才可以开始编制竹笼。
首先从竹笼底部编起,先拿六根竹条按顺序叠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规则的六边形,然后用其中一根主要竹条来回缠绕其他五根,如此反复,不一会儿竹笼的底部就初见雏形了。一根10米长的竹子用来编成竹笼,反复折叠编制下,只能编成1米左右的竹笼,要想编足够长的竹笼,所需竹子的量还是很多的,竹笼上,每一个窟窿也都需要编成六边形。竹笼的长度,要视现场实际使用时而定,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竹笼杩槎的配套使用工具,还有竹笆和签簨,签簨是代替绳子用来固定杩槎的,用细长的竹条像编辫子一样制作;而竹笆起到引流河水的作用,像竹席子一样编制。这些工具的制作,同样是就地取材,制作手法和工艺均来源于岷江边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像编制日用品和农具一样来制作这些用于治水的工具,做到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六根6-7米的木桩支起一个立体的三角形,用竹子做成的签簨将它们固定住,一个杩槎就做好了,随后将杩槎移至江水中,依次盖上竹笆、放上竹笼,然后把就地取材的鹅卵石塞满竹笼之中。竹笼杩槎的治水原理是引流,目的是改变河水的流向。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竹笼杩槎连接在一起逐渐形成规模,再配合当地特有的黄泥,将河水引流改道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都江堰延续至今,历久不衰,主要原因就是保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每到冬天枯水季节,汩汩的岷江水从雪山流淌而下,在都江堰鱼嘴被一分为二,人们在渠首采用“古法截流”,这时需将数十个杩槎相连成排置于水中,一足朝内江,两足向外江,每个杩槎架上放置装满大卵石的竹笼,用来压重囤定。在竹笼的迎水面钉长木条,在空隙处用树枝填补,前铺竹席,形成浑然一体、彼此相连的挡水平面,然后人工背负沙石袋、卵石和黄泥,在竹笆外自下而上层层倾倒,填塞竹笼杩槎的缝隙,形成一道不透水的人工截流堰。杩槎、竹笼、竹席,再加上沙石和黄泥,坝体完全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水流越是冲击,整体的竹笼杩槎就好像“伸缩”的弹簧一样,越收越紧,非常紧固。临时围堰筑成,以鱼嘴为界,外江清澈的江水奔流依旧;内江一侧水流逐渐减少,直至不见江水流入,露出了满是石块、沙砾的河床,随后人们合力清淤淘滩,维修堤堰。
“古法治水”不只是一种景观效应,这种古老的截流方式,工程简易,费用只是现代化拋石围堰截流的三分之一,今天,这一技术仍广泛应用于现代水利工程中。为了适应现代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要,如今人们编造笼子,是采用一种高镀锌低碳钢丝金属,其能够在风吹日晒下使用80年之久。与传统的浆砌石相比,“竹笼”不仅仅只是富有柔性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竹笼”的使用能够为水中生物保留生存、栖息的空间,人类与自然、与其他生物都能和谐共存。我们祖先这一智慧的发明,被世界多地效仿应用,造福于更广阔的天地。
李冰作为秦国的蜀郡郡守,没见到留下太多诗文,但是他留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一代代传下来,至今仍然灌溉着川西的土地。秦代留以传世的东西,除了长城,恐怕就是都江堰了。长城在历史的演变中,早就淡化了防御外族的功效,成为了单纯的历史遗迹。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却历久弥新,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加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天府之国,如果离开了都江堰的润泽,很难想像会是什么样儿。无论如何,作为都江堰灌区的受益者,我是满怀感激的,感谢李冰父子,在那个血雨腥风的蒙昧时代,为川西大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深淘滩,低作堰。”我似乎看见,李冰父子在野外的实践中,如何由一介儒生,成长为卓越的水利专家。我似乎看见,面对蜀中的洪水泛滥,李冰父子毅然组织蜀中父老,兴修水利,分岷水,筑离堆,分九河,造七桥,造筑都江堰,灌溉川西平原,泽被世代蜀人。李冰成功了,李冰成就了都江堰,都江堰也成就了李冰。鱼嘴、金刚堤、飞沙堤、人字堤、伏龙观、斗犀台和二王庙,都江堰景区的角角落落,都充盈着李冰的音容笑貌。人们觉得这还不够,于是又尊奉李冰为“川主”,至今四川各地还尚存有许多规模不一的川主寺。你仔细去看,他们供奉的实际上都是李冰,李冰已经永远活在了四川人民的心中。上善若水,高山仰止。让我们记住都江堰,记住李冰,记住这位驯服岷江的伟人。(彭忠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