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品鉴网

篆刻入门:如何快速掌握篆刻基础技能?

07-27

篆刻入门:如何快速掌握篆刻基础技能?

篆刻篆刻,就必然是有篆有刻,篆刻圈子里也流传着一句话“七分篆,三分刻”,也就是说,篆和刻真要分个重要性,“篆”要重要得多。所以,学篆刻,一定要先解决“篆”的问题。

(篆刻练习)

书接上文,上一篇文章我们讨论了篆刻初学者识篆的重要性,也介绍了“识篆”的完整过程,今天我们接着说说“写篆”。

写篆与识篆的关系

“写篆”包括两个部分内容:1、把篆字写正确,即写对;2、把篆字写漂亮,即写美。这部分内容又跟“识篆”相关,至少有交叉,所以,不得不再提一下“识篆”。

“识篆”和“写篆”不可割裂,就如我们说认字的过程中必然要写字一样,但中间有又有区别。识篆要解决的问题是了解篆书的文字体系,知道甲骨文、大篆(金文、石鼓文)、小篆(摹印篆、缪篆、鸟虫篆、九叠篆)等文字体系及其发展演变史,甚至还要学会大部分篆书的写法,注意,这个过程只是知道怎么写,写出正确的篆字但并不解决写美的问题。就好像写字跟识字相关,知道一个字怎么写,却暂时还谈不上书法。

(吴昌硕石鼓文)

写字与书法的区隔在于书法是经过专业训练之后把字写得好看、写得美,写字却只是将字写得正确。如上所述,我们说“写篆”包含了将篆字“写对”和将字“写美”两部分。我们将“写对”一块内容归到识篆部分,而将“写美”归到写篆部分。也就是说,本文所讲的“写篆”练习,重点在于将篆书写得美。“写对”重点在于查字典与记忆,“写美”则重在开眼界、严格训练与理解。

写篆与篆刻的关系

最早期的篆刻,入印文字的取资范围基本来源于古代玺印(包括古玺、汉印、唐宋玺印等),篆刻家们把之前古玺印里出现的文字原封不动或稍加变化放到自己的创作作品里,即“印中求印”,甚至后来还有专业的篆刻字典出现,将秦汉印或古玺印里的字汇集成册,方便创作,如袁日省的《缪篆分韵》,桂馥的《汉印分韵》等书,创作者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在古玺印里出现的文字检索出来,放到印面中,依照印式做相应的章法调整,镌刻出来就是一方作品。

(汉印印谱)

这样的作品因为文字出自古玺印,创作者的作品自然古意盎然,朴拙生动,这是好处,现在初学者开始临刻汉印或者进行一些初级的创作,方法大致也是如此。但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大家用的都是同样的文字素材,形式上也基本上是古代玺印的印工,难免风格雷同,缺乏活力生趣,个人风格自然也微乎其微。

直到清代邓石如出现。当然,在他之前,明末的大篆刻家朱简也有以书入印的尝试,但最终限于他自己篆书书法造诣而最终未成大的突破。

邓石如的书法成就突出,当时人对他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他是“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又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个优秀的篆刻家,他利用书、印相通的艺术规律,探索出“印从书出”的道路。即由用他自己书写的篆书入印,严格的说,篆刻史应当从邓石如开始,因为自他开始,篆刻的所有元素才全部来自于文人。前面的明五家也罢,后来的浙派诸贤也罢,他们的入印文字,其实还是古印的。

(大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

自此而后,篆刻道路越走越广,因为篆刻作品的风格从此丰富了,每个人的书法入印之后,都可能形成“自家”风格的篆刻作品,篆刻才真正走向了繁荣。

(邓石如:意与古会)

邓石如的作品不仅写意十足,章法上也足有可观之处。

(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以上这两方是他的代表作品。

邓石如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后面的吴让之完善了邓石如;而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等人所谓的“印外求印”,归根结底还是从“印从书出”开始的。可以这样说,凡是最终成为篆刻大家的艺术家,都写得一手好篆书书法。又或者甚至可以说好的篆书书法是因,好的篆刻作品是果。

所以,现在的篆刻教学,最流行的一句话叫“书印同参”,既要着手加强秦汉印、古玺印的临摹,又要加强学习者书法水平的提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几成铁则。

选择好的临本

既然写篆非常重要,事关篆刻学习“生死”,那么,如何一步一步将篆书练好,成了篆刻学习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几乎所有的艺术学习,最初都起源于模仿,学书法,当然更需要好的临本。我们举两个入门时期必临的帖子:

1、《王福庵书说文部首》。在我们的学习体系中,我们选择的初学者临本第一本字帖是《王福庵书说文部首》。

(篆刻大家:王福庵)

王福庵是篆刻大家,这个不再多说,之前的文章写过很多。只须看看他的篆刻作品,就足以打动人了。

(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妄忧)

(沈肇功印)

(王禔)

(以学愈愚)

这套《说文部首》是他的经典作品,其用笔纯净单一,提按、起止、转折交待清楚,所写小篆圆润浑厚,典雅精致,既结体均衡准确又饶有韵致,篆法规矩又不失灵动,在所有的《说文部首》中算是上品。

(《王福庵书说文部首》书影)

这是一套最基本的帖子,网上有售,只几块钱,虽然并没有逐字的笔法解析,但做为临习版本,足够了。具体放上两页来看看:

(《王福庵书说文部首》内页)

(《王福庵书说文部首》内页)

还有一个附带的识篆作用,边临边记,临过几通之后,《说文解字》540部部首也记住了,对识篆帮助很大。

临习这本字帖,要从基本笔画开始练习起,好在篆书的笔画是所有书体中最简单的,勤加练习,掌握起来应当不是问题。

(篆书的基本笔画)

临习大概50遍上下(真要临好,50遍显然不够),对于篆书的基本笔画的笔法,篆书的基本结字规律,笔画基本特征就应当大致了解和掌握了。

2、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前面说了,对于篆刻来说,邓石如太重要了。所以,如果文人的篆书需要临习,邓石如的作品肯定不能错过。《白氏草堂记》是邓石如篆书的代表作。邓石如六十二岁所书,是其谢世前一年写成的,《白氏草堂记》既盎然着浓浓的古气,又洋溢起阵阵新意;既老成持重,又清秀洒脱;功与情致并重,行气整饬工稳,体势森严刚毅,韵度豪迈醇厚。也放两页大家先看一下:

(邓石如《白氏草堂记》)

仔细看,仔细体味,越看越有味道。

(邓石如《白氏草堂记》)

深入学习的临摹样本

当然,以上两帖只是入门课,一个篆刻学习者,真要把篆书和书法问题解决掉,需要临的帖还至少应当有如下这些:

小篆部分:

1、《泰山》九字。 日写10遍,掌握其对称、匀空、流丽、典雅特征,学会精准控制线条粗细写三个月;

2、《琅琊》十三行,86字,日写一遍,如找不到好的临本,可以以《峄山碑》替代。写三个月;

大篆部分:

(石鼓文)

1、《石鼓文》两日写一遍,不要写吴昌硕版,请尽可能找原版来写,写半年;

2、《毛公鼎》《散氏盘》 《盂鼎》《颂鼎》依照自己喜好四选一,日写一遍,写半年;

分隶部分:

《张迁》、《封龙山》、《史晨》三选一,四日写一遍,写半年;

魏碑部分:

《郑文公》、《张猛龙》、《张黑女》三选一,四日一遍,写半年;

以上这些都是名碑名帖,不用我一一介绍,只需找来临摹就是了。艺海无涯,完成上述内容虽然不见得能成名成家,但至少可以拿出像样的作品了。

未来的发展,还需要看每个人的天赋,有些东西,只一句“勤能补拙”是说不完的。还是那句老话:“有好都能累此生”,任何一个爱好,都堪堪累负一生,当然,真的“热爱”,自然也乐在其中!

(邓石如:有好都能累此生)

艺术追求也罢,业余爱好也罢,既然愿意在篆刻上花费时间学习,识篆和写篆是篆刻的基本功,如同刀法的练习一样。因为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所以我们建议大家系统学习,一步一步来,别总急着动刀(当然,如果是系统化的“书印同参”,则另当别论)不能急,因为这样容易出成绩。

(【老李刻堂】之329,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狗市场在哪里地址

比利牛斯山犬禁养了吗